駐地中央企業(yè)和省屬企業(yè)根據相關標準規(guī)范、上級應急預案和應急管理工作要求,制定本企業(yè)應急預案體系目錄,報屬地人民政府主管或者監(jiān)管部門備案。
第十六條 編制應急預案應當滿足以下要求:
?。ㄒ唬┓舷嚓P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規(guī)定;
?。ǘ┡c上位應急預案、本級其他相關應急預案和相鄰行政區(qū)域相關應急預案銜接;
?。ㄈ┗趯︼L險隱患的調查分析結果,結合本地區(qū)、本行業(yè)、本部門特點和所具備的應急能力,針對性強;
?。ㄋ模┩怀鰧ν话l(fā)事件的應急處置,應對措施科學、具體,操作性強;
?。ㄎ澹﹥热萃暾?,簡潔規(guī)范,通俗易懂,實用性強。
第十七條 應急預案編制單位應當組成預案編制工作小組,吸收預案涉及主要部門和單位相關人員、有關專家、有現(xiàn)場處置經驗的人員參加。編制工作小組組長由應急預案編制單位主要負責人或者分管負責人擔任。
第十八條 編制應急預案應當在開展風險評估和應急資源調查的基礎上進行。
組織風險評估時,應當針對突發(fā)事件特點,識別事件的危害因素,分析事件可能產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評估各種后果的危害程度,提出控制風險、治理隱患的措施。
組織應急資源調查時,應當全面調查本地區(qū)、本單位或者本系統(tǒng)可調用的應急隊伍、裝備、物資、場所等應急資源狀況和合作區(qū)域內可請求援助的應急資源狀況,必要時對本地居民應急資源情況進行調查,為制定應急響應措施提供依據。
第十九條 政府及其部門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應當廣泛聽取有關部門、單位和專家的意見。涉及其他單位職責的,應當書面征求相關單位意見,相關單位應當在1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反饋意見建議,無修改意見時也應當書面反饋。必要時,可以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單位和基層組織應急預案編制過程中,應當根據法律、法規(guī)要求或者實際需要,征求相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意見。
第四章 應急預案的審批、備案和公布
第二十條 應急預案審批單位應當從以下方面對應急預案進行審核:
(一)是否符合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
(二)是否與其他相關應急預案銜接;
(三)各方面意見是否協(xié)調解決;
?。ㄋ模┲黧w內容是否完備;
?。ㄎ澹┴熑畏止な欠窈侠砻鞔_;
(六)應急響應設置是否合理,應對措施是否具體可行;
?。ㄆ撸┢渌枰獙徍说氖马?。
[交通運輸] 《道路貨物運輸及站場管理規(guī)定》2023年第12號修訂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危險貨物運輸管理規(guī)定》2023年第13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汽車客運站安全生產規(guī)范》交運規(guī)〔2024〕7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guī)定》2022年第32號
2025-05-25
[交通運輸]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2017年修訂
2025-05-25
2025-05-25
[交通運輸] 《道路客運接駁運輸管理辦法》交運規(guī)〔2023〕2號
2025-05-20